『議獄緩死』出自易經第六十二卦“中孚”卦大象傳,
『不留獄』出自易經第五十六卦“旅”卦的大象傳。
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跟上帝談條件?
俗諺說:閻王要你三更死就三更死,跑到哪兒都一樣!
但了凡四訓裡的了凡先生呢?
為什麼他可以除外?
若能做到“中孚”那樣的信及豚魚,
就如“中孚”的二、五爻,
───
─── 有孚攣如,無咎。
● ●
● ●
─── 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
───
爻變就是“頤”卦了,
頤不就是生?天地養萬物嗎?
而且頤也是有但書的,
否則天地裡外不通,
那不叫“頤”了!
人活到死不了,又是全身慢性病,
所謂『貞疾,恆不死』,
那也是上帝對這種人最大的懲罰,
最爽快的人生就如“大過”卦的獨立不懼,遯世無悶。
這種在世的情操『獨立不懼』與離世的灑脫『遯世無悶』,
是何等的無畏自在呀!
“大過”“頤”這死生交關的兩卦,
讓人值得玩味!
“旅”卦的『不留獄』,
“獄”就如我們頑固的我執,
如金剛經上說的『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』,
這些都要我們全拋開,
地球是個“獄”、
宇宙是個更大的“獄”、
身體是“獄”、
家庭、職場、官場、情場都是“獄”、
財富、權位、名利也都是“獄”,
這些都是過客,
盡量讓自己裝備輕一點,
否則未攻頂自己就先累死了!
對於這一切,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,
所以“旅”就是我們生生世世的寫照,
只有一個東西是真的,
那就是“旅”卦五爻:射雉一矢亡,終以譽命。
───
● ● 射雉一矢亡,終以譽命。
───
───
● ●
● ●
其實『雉』與『矢』這兩個東西也只是比喻,
不要又文字障了,
哪有這東西?
『射』這個動作也只不過是“筏喻”或“指月”,
都該捨的!
腦袋裡的東西可以丟一丟了吧!
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。
羅漢不會知道菩薩的境界,除非他成為菩薩,
菩薩不會知道佛境界,除非祂成為佛,
而我們為什麼知道?
因為“佛”就是“自性”,人皆有之,
只是大多數人都“迷復”了【復卦上六爻,所以離天地之心已好遙遠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