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 


否卦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


象曰:天地不交,否;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。


君臣若像天地陰陽不交,則必亂邦,上下異心,其國必傾。


 


今晨爬到廁所,吐了一肚子的胃酸,


頭殼欲裂,


春秋真的是一個人性分裂的時代,


戰火連年,哀鴻遍野,


但卻也是諸子百家大放光明的時代。


佩莉走到了太湖邊,


這是昨晚泛舟時我們相約的地點,


今夜的太湖像一面明鏡……


 


《泛春秋夢三》


 


佩莉:你在春秋時代也算是個非人吧!哈…..


不過看了那麼多的人事物,似乎每個人都有他致命的弱點。


蘆中人:所以易經否卦九五告誡我們:


休否,大人吉;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

就如孔子在「繫辭傳」中,引用這一爻辭說:


「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;是以自身而國家可保」。


佩莉:要我們隨時要注意亡國之痛,戰戰兢兢,永保憂患之心才能傾否。


蘆中人:人性總有弱點的,


譬如闔閭利用我的仇恨與報仇血恨這股氣勢而霸天下;


范蠡利用夫差的好色與多情而獻上美人計;


勾踐利用文種的愚忠而稱霸後春秋的中原;


勾踐利用伯嚭的貪婪與奸邪而能讓自己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,滅掉吳國;


齊襄王本來可以稱霸中原的,因為執著打“仁義”牌,


反而讓人覺得有點迂腐不通權變;


費無極利用楚平王的猜忌與多疑而斬殺異己;


齊桓公死於驕狂與晚年的親信小人,因此死了六十多天沒人發現;


要像孫武這樣幾乎到“無形”,


所謂“陰陽不測之謂神”而能全身而退的在歷代將相中少之又少,


不過有些時是人的選擇,


譬如我明知自己過不了夫差這一關,


但我還是要薦言,即使惹來了殺身之禍。


佩莉:昭關這一關對你人生而言,


是你人生中很大的一個轉捩點,


因為楚平王在追殺你。


蘆中人:所以我若逃不出昭關,


我也無法報父兄之仇了,


也就沒有後來的吳國霸業了,


我急得頭髮鬚鬢一夜變白。


佩莉:還好上天給你這樣的轉變,


讓你一夜白髮,變成了老頭子,


不然身處這年代的我們還要花大筆錢整容一番呢!


蘆中人:成就霸業總要有些因緣的,


而真正的大丈夫是把偉大當成應該,


所以除了報父兄之仇外,我也幫闔閭找來了孫武,


就是寫了十三篇兵法的那位孫子,


我們兩人共同成就了闔閭的霸業的。


佩莉:是啊!孫武的兵法到現在還是我們研究經濟學、


政治學甚至外交的典範,


何況這部兵法也融入了許多易學的智慧,


最重要的是,寫兵法的人能像孫武這樣能全身而退的,


應該就只孫子一人吧!


人很難做到急流勇退,譬如你就沒做到。


蘆中人:這一點孫武也勸過我,然我一生個性剛烈,不服輸。


佩莉:這點你確實是,


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間的那麼多人中,


我只想找你聊聊。


你對於范蠡獻上西施給夫差這件事有何看法?


蘆中人:自古很多亡國君是因為寵愛美女而荒廢朝政的,


我不是說“美女是毒藥”,


但卻有多少英雄難過美人關,


除非能把持,否則就不要碰,


何況那是勾踐的復國之計,


所以當時我也上薦夫差:「臣聞:亡以妺喜亡以妲己亡以褒姒


夫美女者,亡國之物也,王不可受。」


然夫差不聽,而引發了我在吳國亡國之前就先被賜身亡了。


佩莉:西施卻也為血腥的春秋增添浪漫的色彩,


沒有西施這位美女,


春秋總似乎少了點什麼?


夫差這個人後來是忘本了,


然而對西施的寵愛讓我覺得這方面他是個可愛的男人呢!


他也算是為美人而丟掉江山了。


照你這樣說,自古昏君與庸君多於明君,


人民經常受苦了,這似乎也是我們的宿命不是嗎?


因為我們總是受到領導人的影響,


雖然領導人的名稱時有不同。


蘆中人:女人也是自古君王後宮很大的後患之一,


讓君王容易驕奢淫逸,荒怠朝政,


譬如驪姬的亂政,陷晉獻公於不義,


這在春秋一書也被大大的記上一筆。


佩莉:春秋的故事真的太深刻了,


大大小小的戰役這麼多,


戰爭似乎成為諸侯之間爭權奪利的工具。


蘆中人:那時的我們不像你們現在那麼講人權的,


君若要你死,就是天涯海角,


他還是會找到殺掉你的,逃都無法逃,


除非像我們是士大夫世家,雖是最危險的行業,


但也因如此,我們才會在各國求生存,


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正是我們求生存的空間,


這樣說妳懂嗎?


所以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,


我們一方面背負著我們的榮耀,


然一方面也要背負著視死如歸的精神,伴君如伴虎啊!


佩莉:真的是非大丈夫所不能為也。


另外孔子春秋對你的一段記載,


這裡我也唸給你聽:


冬,十有一月庚午,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伯莒,楚師敗績。吳何以稱子?


夷狄 也,而憂中國。其憂中國奈何?


伍子胥父誅乎楚,挾弓而去楚,以干闔廬。


闔廬 曰:士之甚,勇之甚,將為之興師而復讎于楚。


伍子胥復曰:諸侯不為匹夫興師, 且臣聞之,事君猶事父也。


虧君之義,復父之讎,臣不為也。於是止。


蔡昭公朝乎楚,有美裘焉,囊瓦求之,昭公不與,


為是拘昭公於南郢數年,然後歸之。


其歸焉,用事乎河。


曰:天下諸侯苟有能伐楚者,寡人請為之前列。


楚人聞之怒。 為是興師,使囊瓦將而伐蔡。


蔡請救于吳,


伍子胥復曰:蔡非有罪也,楚人為無 道,君如有憂中國之心,


則若時可矣。於是興師而救蔡。


曰:事君猶事父也,此 其為可以復讎奈何?


曰:父不受誅,子復讎可也。


父受誅,子復讎,推刃之道也,


復讎不除害,朋友相衛,而不相迿,古之道也。』


蘆中人:我早孔子幾年死,


孔子是個聖人,周遊列國,


我們都知道君臣之禮的重要,


然周王室越來越示微,


幾乎已名存實亡,


在加上諸侯本身不遵守周禮,


所以後來就真的演變成臣弒君,子殺父的局面了,


這些禮法的衰微,也原自於周室天子,


孔子雖是一盞明燈,但畢竟儒家思想無法為當時的諸侯國所用。


佩莉:嗯!我明白,


不過老子與孔子的思想確也融入了你的好友孫武的“孫子兵法”裡面去了。


蘆中人:妳知道的挺多的,算是春秋的知己喽!哈………


 


這笑聲劃破天際後慢慢歸於寧靜,


這一夜我們坐在太湖邊,靜諡的夜空下,不再交談……直到破曉。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愛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