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4月11日春秋公羊筆記【三】
經典的出場是很重要的,
佛經的出場很多時是: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……..
尚書的出場是:曰若稽古……..
初看尚書的經文,還真像在看外星文呢?
所以現在已搞不清楚到底古人是外星人入侵?
還是後來的我們才是外星人入侵?
後來我終於領悟,大宇宙已融合好幾次啦!
而現在孔子作的春秋開場是:元年春王正月。
這幾個字像不像“震”卦的氣勢?每一個字都震驚百里呢!
春秋以魯史為主,
共記載十二公,
以隱公元年開始到哀公十四年結束
二百四十二年,
每一 任 君王即位的第一年開始敘述事情,
開首即是:元年春王正月………
春秋公羊魯隱公元年一開始即說:
『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
春者何?歲之始也。
王者孰謂?謂文王也。
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?王正月也。
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統也。
公何以不言即位?成公意也。』
“元年”何不講“一年”?
“元”比“一”的意義大的多了!
“元”還有“生生不息”的意味,
所以春秋改“一”為“元”,對“一”還不滿意。
彖傳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
所以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
君為群之首,首出庶務,萬國咸寧。
失群了,就非下來不可。
春者何?歲之始也。
春就是“震”卦的概念,帝出乎震,萬物出乎震。
帝指宇宙萬物本身的主宰,震時正好為春分。
王者孰謂?謂文王也。
期望所有君王都能像文王一樣。
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?王正月也。
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統也。
而且每一個正月都能開始於王道思想下一統天下,
所以這幾個字的順序是有其意義的,
不是隨便亂排的。
這當然也是孔子作春秋的期望,
然事實上春秋時代並不是這樣。
全站熱搜